-
党建引领激活组织引擎 桂平释放振兴发展动能
在党建引领下,桂平市着力激活组织“引擎”,通过招商引资强化村集体经济,优化基层治理体系。2021年成功举办“麻垌荔枝·红动中国”产销对接会、首届“金田淮山丰收节”等节庆促销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六种发展模式,提升村级经济活力,实现行政村收入稳步增长,释放发展新动能,赢得全区先进荣誉。 一、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力建设 桂平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通过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优化驻村工作机制,奠定发展基础。在深化组织体系改革中,强化了村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动资源下沉和服务延伸。桂平市委组织部荣获全区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称号,体现了组织力提升的显著成效。这一策略增强了农村治理效能,为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二、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模式 围绕激活经济动能,桂平市在2021年组织系列节庆活动,如“麻垌荔枝·红动中国”产销对接会及“金田淮山丰收节”,以此搭建产业平台,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同时,创新推出资产经营、产业配套、资源开发、为农服务、电商创业、联合经营六种发展模式试点项目,探索能人领办集体经济组织的试点工作,推动多元化发展。这些活动激发了产业链活力,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升级,强化了发展可持续性。 三、示范建设和集体经济壮大 桂平市推进多层次示范工程,新增县级示范区、乡级示范园和村级示范点,形成覆盖性强的振兴网络。这一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实现整体提升,所有行政村达到基础标准。通过试点模式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村级经济的造血能力。集体经济壮大直接赋能基层治理,促成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繁荣,标志着桂平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实质进步。 四、成就总结与发展动能释放 综合施策下,桂平市释放的组织新动能在多个领域取得瞩目成就。2021年的试点项目和创新活动,如节庆促销与发展模式实践,推动了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的动能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还强化了桂平市在全区乡村振兴中的标杆作用。持续优化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后续发展铺平道路,彰显了党建引领的引擎效应,推动桂平向更高目标迈进。
2025-07-02
-
桂平西山茶跻身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行列
桂平西山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一成果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市场认可度,为桂平市茶叶产业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品牌认证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桂平西山茶凭借独特品质与产业优势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标志着其品牌建设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此前,该产品已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成为贵港市首例获此殊荣的地理标志产品。双认证体系的构建,既彰显了桂平西山茶的地域特色与质量优势,也为其进入国内外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桂平市依托本地自然生态资源,不断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在保持西山绿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当地茶企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产品线,成功开发出西山红茶、西山白茶、西山黑茶等多个品种,实现了从单一品类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目前,桂平市茶叶种植规模稳定,年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链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三、市场拓展空间持续扩大。随着中欧地理标志互认的落地,桂平西山茶进入欧盟市场的流程得到简化,可享受与欧盟地理标志产品同等的市场准入待遇和政策优惠。这一突破不仅降低了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还将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获得,有助于增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辨识度和消费者信任度,为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有利条件。 四、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增强。茶叶产业作为桂平市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当地茶叶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带动了种植户、加工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下一步,桂平市将以入选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引进,推动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5-07-02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